新闻资讯
包公文化园地图
景点
包公文化园 欣斯维5D电影 万豪玫瑰花园会馆 壹号密室真人密室逃脱 贞子鬼屋 战友蘑菇采摘 安徽哈皮小孩 3D动感地带
包河区
滨湖世纪社区 望湖街道 骆岗街道 义城街道 大圩镇 烟墩街道 淝河镇 芜湖路街道 包公街道
卫星 地图 全景 <
包公文化园简介

景区评级:

AAAA

门票:

票价:45元起(省5元)。 优惠政策: ① 6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凭有效证件) ② 18周岁(含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票(需预约) ③ 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免票(凭军官证或士兵证) ④ 残疾人、低保户半票(凭残疾证、低保证) ⑤ 全日制大学生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半票(凭有效证件)

开放时间:

08:00—17:00

交通概况:

自驾: ①包河大道—合肥包公园:包河大道(南二环路方向)—太湖路—徽州大道-终点。 ②金寨路出口—合肥包公园: 金寨路— 芜湖路—徽州大道—终点。

包公文化园简介:

包河原是合肥的一段护城河,河对岸高出水面六七米的环城路,是合肥古城墙的城墙根基,这段古城墙最初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可惜的是,这座古城墙在1951年,因合肥城建被全部拆毁,所幸的是及时植树形成绿化林带。那么原来的这一段护城河为什么会被称为“包河“呢?因为宋仁宗皇帝把这条河赐给了包公,从此,这条河称为包河。传说包河里的藕是无私藕,鱼是黑背鱼,象征包公的铁面无私。

包公祠:包公出生于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明朝弘治年间( 1488年),庐州太守宋克明在包河的香花墩上兴建了一座“包公书院”,明嘉靖年间(1539年),朝廷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并定名为“包公祠”。明清两代的官吏,贤人圣士都对包公祠进行过修缮、增制。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曾一度毁于战火。清光绪八年(1882年),合肥籍晚清大臣李鸿章捐资2800两白银重修了包公祠,因此合肥有“包家祠堂,李家修”之说。祠内的殿堂正中端坐一座包公塑像,高约八尺,着金色,高大威严,正气凛然,使人油然而生敬意,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并置有龙头、虎头、狗头三铡;两边厢房陈列着包公墓出土文物以及其它与包公有关的展品。祠的东面六角亭里有一口井,传说贪官污吏喝了井水会头痛难忍,故名"廉泉"。祠的西面是历史文化长廊,长廊里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集为一体,再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

清风阁是为纪念北宋名臣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占地2.2公顷。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廉雨轩、畅风斋等建筑组成。其中主体建筑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仿宋风格的塔式阁楼,从阁顶可俯瞰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阁内有耿光日月厅、庐州宋韵厅、江淮奇葩厅、江山明月厅、庐州夜话厅、梨园揽胜厅、包公文化奇观厅等七个厅,分别用木雕、彩屏、古绢、汉白玉等艺术形式,并以包公为切入点,来宣传安徽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浮庄坐落在包河东大岛上。因其远观如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之上,又因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名浮庄。浮庄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一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迎门是一座铜像,系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先生立像。这是省、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包兆龙先生,满足其“叶落归根”的遗愿而在这里建造的。岛内建筑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的精华,依水就势而成,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