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南京明孝陵地图
景点
中山陵园风景区 南京明孝陵 南京玄武湖公园 南京钟山 南京梅花山 南京六朝博物馆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灵谷寺 南京海底世界 南京市博物馆 流徽榭 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孙权墓 2013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孝陵卫真人CS基地 灵谷寺真人CS基地 南京太平天国天堡城遗址 南京紫金山探险公园 南京太阳宫 冒险森林 真人CS基地(南京紫金山基地) 奇幻不思议3D艺术画展 白马公园真人CS基地 织造博物馆 南京长亭聚亲子俱乐部 善登紫金山真人CS基地 时光岛游乐园 博众真人CS(灵谷寺店) “砳砳中国行”3D魔幻全国巡演 猎鹰真人CS(下马坊公园店) 猎人趣味运动馆 卓不凡都市猎人CS(下马坊公园店) 卓不凡都市猎人CS(灵谷寺店) 苏儒士兵突击真人CS俱乐部(孝陵卫店) 卓不凡都市猎人CS(明孝陵店) 紫金山迪脉真人CS镭战基地
玄武区
梅园新村街道 玄武门街道 锁金村街道 玄武湖街道 孝陵卫街道
卫星 地图 全景 <
南京明孝陵简介

景区评级:

AAAAA

门票:

70元。 钟山风景区套票(包含:明孝陵+灵谷寺+音乐台):90元。 特殊人群: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3米以下免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3以上的学生凭学生证、60至69周岁之间老人(凭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     

开放时间:

06:00—18:00

交通概况:

苏州自驾:京沪高速公路----朝通江大道/无锡方向----在无锡枢钮朝南京/G42方向----进入沪蓉高速公路----朝南京市区/中山门/中山陵/马群方向----进入沪宁高速公路----进入沪宁连接线----朝苜蓿园大街/中山门大街/中山陵方向----进入S122----进入陵园路----进入明陵路----到达终点。

明孝陵简介: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门已不存,仅存石柱础6个。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

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显然为后人所制。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屋顶早已毁,仅存四壁砖墙,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