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司马光祠地图
景点
泗交国际滑雪场 运城夏县 司马光祠 中条山大峡谷架桑漂流 瑶台山 唐回漂流 夏县动物园 神奇洞水上乐园 金海岸温泉商务会馆 夏县骑马场
夏县
禹王镇 瑶峰镇 尉郭乡 南大里乡 裴介镇 埝掌镇 水头镇 胡张乡 庙前镇 祁家河乡 泗交镇
卫星 地图 全景 <
司马光祠简介

门票:

30元

优惠政策:

A.免费政策: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1.2-1.4米之间儿童购儿童票,60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购老人票

开放时间:

8:30-19:00

交通概况:

自驾路线: 运城方向: 沿机场路行驶7.4公里,直行行驶10米,直行进入侯风线行驶14.2公里,右前方转弯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候安线行驶340米,右前方转弯 560米,右转进入临夏线行驶2.6公里,右前方转弯 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320米,过梁家庄约260米后右前方转弯行驶60米,直行行驶80米,过右侧的司马温公祠,到达终点 太原方向:G208行驶10.5公里,朝南中环街方向,稍向右转G208行驶47.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G108沿G108行驶14.1公里,稍向右转进入祈介线 沿祈介线行驶1.0公里,左转 行驶210米,直行 行驶130米,朝临汾方向,稍向右转 行驶860米,从入口进入G5收起3. G5 沿G5行驶251.2公里,从东镇/S235出口离开 行驶2.3公里,右转进入侯风线行驶14.2公里,右前方转弯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候安线行驶340米,右前方转弯 560米,右转进入临夏线行驶2.6公里,右前方转弯 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320米,过梁家庄约260米后右前方转弯行驶60米,直行行驶80米,过右侧的司马温公祠,到达终点 公车路线: 建议打车去

司马光祠简介:

   司马光茔祠占地百余亩,平方旷达,规模宏丽,分四大部分: 茔地:占地面积约50亩,司马光本人及其先祖多人均归葬于此。古冢垒垒,树木森森,石刻遍布,气象肃穆雄浑。每逢深秋季节,松柏翠拥,秋柿尽染,红绿相映,景色极丽。 祠堂:创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26年)规制,迎面是五间“杏花碑”亭,内藏宋苏轼撰文并书石、金代摹刻的《司马温公神道碑》(俗称“杏花碑”)。后为祠堂,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间。殿内祀温公四代先祖塑像。 余庆禅院:为北宋英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创建的司马温公祖茔香火院。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敕赐“余庆禅院”额,五间大殿系宋代原物,内奉彩塑金妆大佛三尊,高达3米左右,并配有彩塑韦陀、胁侍菩萨等,东西两侧为十六罗汉,均为宋塑。艺术精湛,造型传神,施彩绚丽,满堂生辉。 涑水书院:系司马光为家乡子弟所建学堂。现内陈列司马光手迹,《资治通鉴》各种版本,科举制度展,邵仲节艺术展馆等。 茔祠内还保存众多的北宋石雕,以及宋、金、元、明、清珍贵碑刻。如王安石撰文、书法家雷简夫书丹的司马沂碑,苏轼撰文并书石的司马光神道碑(又名杏花碑)以及明代时用宋制螭首(高1.8米)龟跌(高1.6米),宋哲宗篆额的“忠清粹德之碑”,均为历代金石学家视为珍

   杏花碑二为“杏花碑”。“杏花碑”,即司马温公墓神道碑。为什么“神道碑”又被叫做“杏花碑”?话从头说起。约在1088年,也就是司马光逝世后的第二年,为彰显其功德,哲宗皇帝篆额“忠精粹德之碑”6个字,钦令大学士苏轼撰文并书丹碑文,玉册官臣王蟠奉旨摹刻,因此司马温公神道碑又名“忠精粹德之碑”。由于政见的不同,司马光其人、其碑也祸福相伴。1094年,也就是司马光逝世8年后,章、蔡等人诬陷司马光,哲宗皇帝听信其言,命令将他所定、所题,苏轼撰文并书丹的神道碑碎为四段,碑文上字也被凿毁,深埋地下。因碑额御篆,碑座甚巨而幸存。司马光的墓地成了一片废墟,无限凄凉。1148年,适新任县令王庭直(今安徽寿县人,皇统八年为夏县县令,政绩可观)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一杏花树,高丈余,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联想前事,他想这是不是神道碑显灵?就命人掘挖,得断碑4段于泥土中。之后王县令将断碑,仍依原拓片文字重新篆刻,连同额、跋共6石立之,故名叫“杏花碑”,“杏花碑”,即“忠精粹德之碑”。不过,现立于司马温公祠广场右侧的“忠精粹德之碑”,系1523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仿原碑复立的。据《修复司马光碑祠记》述:朱御史巡按河东,拜谒司马温公墓,立志复修“忠精粹德之碑”。乃命访石绛于稷山,获一巨石,紫润似玉,长溢二丈,厚二尺五寸,阔丈余,百牛难移也。就利用严冬季节泼水结冰为道,人推牛拉杠撬,硬是从200余里之外运抵夏县,重仿宋时原碑式样雕刻立之。碑额为当年哲宗篆额,碑文苏轼撰文,朱实昌书丹,摹刻王强。碑额高1•72米,宽1•8米,厚0•54米。碑身通高5•1米,宽1•76米,厚0•44米;文29行,行64--98字不等。碑座长3•83米,宽1•80米,高1•35米。总高8•17米。初建碑楼为木结构三层,1872年改建为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