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开元寺地图
景点
潮州广济桥 潮州古城 紫莲森林度假村 潮州淡浮收藏院 潮州西湖 潮州枫溪陶瓷城 潮州红山森林公园 潮州凤凰洲公园 潮州饶宗颐学术馆 潮州甲第巷 潮州石庵 潮州慧如公园 潮州华夏历史博物馆 潮州开元镇国禅寺 潮州泰佛殿 潮州明鸿庄园 潮州许驸马府 潮州富丽公园 潮州涵碧楼 潮州陶瓷八珍楼 潮州青龙古庙 潮州笔架山宋窑 潮州北阁 潮州古府城墙 潮州昌黎旧治坊 潮州金山古松 潮州叩齿庵 潮州鳄渡秋风 潮州海阳县儒学宫 潮州孝禅寺 潮州南岩寺 潮州慧清庵 潮州古大土庵 潮州明镜古寺 开元寺 潮州真人密室逃脱
湘桥区
西新街道 意溪镇 磷溪镇 红山林场 凤新街道 文祠镇 枫溪镇 归湖镇 古巷镇 浮洋镇 彩塘镇 凤塘镇 登塘镇 赤凤镇 万峰林场 庵埠镇
卫星 地图 全景 <
开元寺简介

门票:

暂无信息

开元寺简介: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建筑风格 始建时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後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五观堂、香积厨、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云水堂、诸天阁、形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历史文物 石经幢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 栏楯和围栏 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红铜香炉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 大铜钟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馀斤、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香炉 文物室中陈列着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似陨石雕就的大香炉,六层圆形,高1.4米,重950斤,底层以八个兽头作炉脚,第二层呈八棱形,分别雕刻八幅梅花鹿动物浮雕,三层、五层分别雕覆莲瓣,巧妙衔接呈球状的第四层金束腰,第六屠为炉体最上层,呈正圆形口沿,宣径达84公分,口沿边高18公分。上刻飞天图纹浮雕,炉口阴刻铭文:“大元泰定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大夫连州知州兼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於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整座香炉设计独特,线条流畅,素有“天上的材料,人间的工艺”之称。 大云版 大雄宝殿东侧通廊斋堂前,悬挂着铸於元代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的铜质大云版。上有铭文,工艺精美,经六百馀年风雨侵蚀,天天敲击,仍完好如初。 千佛塔 寺内还有一座金漆木雕千佛塔为潮州明代的木雕精口,塔高六尺,呈六角形,计有七层,各层图案变化多端,金瓦翘檐,各悬风铃,门户相望,栏循交错,各层圆拱门之内,均刻佛像,门前则分别雕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像,塔顶坚五层玲珑剔透小塔。整座千佛塔,结构复杂,精雕细刻,有很高的工艺和文物价值,是古代广东境内四座千佛塔之一。此外,尚有长九尺,高五尺,多层相迭,雕刻奇花瑞兽的金漆木雕大香案,上刻“万历七年岁次已卯季冬朔旦东莆陈妙月喜舍”。 经书 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因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派员走访全国十多个省区寻找底本,以补缺损,最後在这里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 寺中还有智诚法师抗日战争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八十馀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时人赞曰:“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