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地处纳雍县东北部,东与织金县马场镇接壤,南与阳长镇为邻,西南与猪场乡隔河相望,西北与毕节市鸭池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54.3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户籍人口为24455人。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贵州布政使司黔西州判。 民国时期,属大方县二区。 1958年,为二区人民公社解放大队和平小队。 1966年,析置红旗公社。 1981年7月改名厂火公社,隶属织金县;同年8月复属纳雍县。 1984年7月,设乡人民政府。 2005年6月26日,和平乡与原厂火乡合并建置为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 民族文化 这里有世代居住的彝族同胞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彝族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传承百年的盛大传统节日火把节、摔跤节、情人节;闻名遐迩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别具一格的彝族服饰等。 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13.3℃,年降雨量1223毫米,年日照时数973小时,无霜期26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经济发展 农业种植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鸡为主;有发展中药材的丰富资源;乡境内有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乡党委、政府依托自然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矿产业开发的力度。发展种养业和第三产业等促进本乡经济发展的举措已初见成效。其中乡村旅游业正在形成气候:百龙彝族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点)经过重新修缮、布展、彝族民俗表演队伍和民间艺术表演队的成立以及“三八”农妇时装表演队等活动的开展,已逐渐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库东关大峡谷漂流项目已完成投资近千万元并已正式营业;此外还有万亩核桃基地和万亩天麻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